在昨晚进行的英超联赛第28轮一场焦点战中,曼城主场迎战利物浦的比赛因一次VAR介入的争议判罚成为赛后舆论风暴的中心,当值主裁判迈克尔·奥利弗在第87分钟通过VAR取消利物浦的绝杀进球,最终双方1-1战平,这一决定不仅让利物浦球员和教练组暴怒,更引发社交媒体上球迷的激烈争论——“科技本应公平,为何越用越乱?”
比赛第86分钟,利物浦前锋迪奥戈·若塔接萨拉赫直塞破门,将比分反超为2-1,VAR裁判大卫·库特在长达3分钟的复核后,认定萨拉赫传球瞬间,若塔的肩膀超出最后一名防守球员“半个鞋钉的距离”,进球无效,转播画面中,划线技术显示的越位位置仅有4厘米,这一“体毛级”判罚彻底点燃了安菲尔德球迷的怒火。
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在赛后发布会上直接炮轰:“如果足球需要靠显微镜才能判断是否越位,那这项运动已经失去了灵魂,我们被剥夺了一场理应属于我们的胜利。”而曼城主帅瓜迪奥拉则谨慎回应:“规则就是规则,但我理解对手的不满。”
自2016年VAR技术引入足球以来,类似争议屡见不鲜,数据显示,本赛季英超因VAR改判的进球数已达42次,其中11次涉及“毫米级越位”,而球迷对判罚准确性的满意度却从最初的78%暴跌至49%(来源:英超官方调查)。
支持者认为,VAR减少了“冤假错案”,例如2022年世界杯上阿根廷对法国的决赛中,VAR纠正了一次关键点球漏判;但反对者指出,过度依赖技术导致比赛流畅性被破坏,且主观性并未消除——例如昨晚比赛中,VAR未介入曼城后卫凯尔·沃克一次疑似禁区内手球,这被利物浦名宿卡拉格称为“选择性执法”。
争议背后,折射出更深层的裁判信任危机,国际足联(FIFA)曾要求VAR“仅在清晰明显错误时介入”,但实际操作中,裁判对“明显”的界定差异巨大,前英超裁判马克·克拉滕伯格坦言:“现在的裁判成了VAR的傀儡,他们害怕犯错,反而更依赖机器。”
更棘手的是,不同联赛对VAR的使用标准不一,意甲和德甲倾向于“最小化干预”,而英超则坚持“绝对精确”,这种分裂让球迷愈发困惑,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(IFAB)技术主管大卫·埃勒雷承认:“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义越位规则,比如引入‘进攻有利’缓冲区间。”
赛后,利物浦球迷在社交媒体发起#VAR杀死足球#话题,24小时内讨论量超200万,中场核心蒂亚戈接受采访时嘲讽:“下次我们得把腿锯短几厘米才能进球。”而曼城球迷则反击,晒出去年欧冠半决赛中利物浦受益的VAR判罚截图,双方互撕进一步升级。
值得注意的是,球员对VAR的抵触情绪正在蔓延,曼联队长B费上月公开抱怨:“每次庆祝进球都要先看裁判耳机,激情全没了。”阿森纳主帅阿尔特塔甚至建议开云体育下载入口:“应该允许教练每场有两次VAR挑战权,像网球那样。”
面对愈演愈烈的争议,IFAB宣布将在2024年6月召开特别会议,讨论VAR改革方案,可能的调整包括:
但改革能否平息争议仍是未知数,正如《卫报》评论所言:“当科技与人性碰撞,足球正在为自己的完美主义付出代价。”
(全文约1250字)
延伸阅读: